zh-tw
  • zh-tw
  • en

《輔仁社會研究》第一期

第一期 於 2011 年出版,主題為「經濟問題與社會責任」,共收錄八篇論文,專題論述七篇、一般論文一篇。

第一篇「 Social Development through Nongovernmental Mechanisms: An Introduction and Assessment of Four Emerging Approaches」為國外邀稿,Steven Anderson 教授提出了面對複雜的社會問題時,非政府機制的四個模式來因應弱勢公民的社會需求。

第二篇「生活品質與能力發展」,經濟系戴台馨教授採用「能力方法」來研究生活品質,而提出能力集合拓展多面向的方法來提高生活品質。

第三篇「Economic Problem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spectives from Filipino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社會系陳輝立教授探討了外籍勞工及經濟不景氣期間的生命故事及他們如何適應在景氣回暖前的生活。

第四篇「 教會與社會:台灣儲互社的宗教、群族與貨幣網絡分析 (1964-1997) 」,社會系吳宗昇教授探究了儲蓄互助社如何形成原住民及偏鄉地區的中介團體,而成為支撐的合作經濟。

第五篇「面對金融海嘯衝擊,論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在中高齡失業者問題因應之道」,社會工作系郭登聰教授則指出對於中高齡失業,除了企業應擔起社會責任,非營利組織也應多自行創造就業機會來因應。

第六篇「以社會發展觀點分析本土社區產業發展機制」,社會工作系羅秀華教授則希望以社區經濟與產業的發展過程,運用地方資產建構自足的群體生機制來因應全球金融風暴的在地衝擊。

第七篇「新移民女性與經濟危機-以越南籍配偶為例」,社會工作系顧美俐教授指出經濟危機確為新移民的來台後第二次危機,但是他們仍一心一意的留在台灣,而提出社會工作對這些新移民應有的對策。

最後一篇為一般論文「居家式托育品質評估工具及其相關研究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段慧瑩教授探究了托育品質研究中於居家式場域的各類議題,並提出我國應積極投入研發本土系列性居家式托育品質評估工具,進行縱貫研究等提升托育品質的可行策略與建議。